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网络钓鱼防不胜防:大型科技公司竟被骗逾1亿美元
阅读量:7015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8

本文共 758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。

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,网络诈骗屡见不鲜。之前就有报告指出,针对更高价值目标(如高管)的网络钓鱼活动呈增长态势。 网络钓鱼防不胜防:大型科技公司竟被骗逾1亿美元-E安全

近期,美国司法部公布的一份起诉书显示,立陶宛一名网络犯罪分子精心策划了一场网络钓鱼骗局。这名网络犯罪分子名为Evaldas Rimasauskas,现年48岁。他布下网络钓鱼骗局,骗取两家美国两家大型科技公司共超过1亿美元。 据称,Rimasauskas冒充亚洲一家硬件制造商,向两家大型美国科技公司的员工发送网络钓鱼电子邮件,骗取数百万美元。

立陶宛当局上周逮捕了Rimasauskas。据称,2013年至2015年,这名犯罪分子精心策划了一场专门针对两家科技公司的骗局。其中一家公司是提供互联网服务和产品的跨国科技公司,总部位于美国;另一家也是一家跨国公司,主要提供在线社交媒体和网络服务。

代理美国律师Joon H Kim表示,“据称,Evaldas Rimasauskas从地球另一端针对跨国互联网公司展开攻击,欺骗代理商和员工向他的海外银行账号打款超过1亿美元。这个案子给所有公司敲响警钟,即使最尖端的科技公司,一样会成为网络钓鱼攻击的受害者。”

据称,Rimasauskas伪造了假合同,在合同中提供了欺诈性公司信息,虚假银行发票和一系列其中看起来很正规的文件,以设法诱骗受害公司的员工转移大笔资金。据称,他持有拉脱维亚、塞浦路斯和全球其他数个国家的银行账户。

尽管他成功欺骗了两家科技巨头,但这名犯罪分子似乎掩盖措施做得不到位。当局声称,他的数字足迹最终暴露了自己,从而导致被抓捕。

Rimasauskas被指控五项罪名:一项通信欺诈最、三项洗钱罪名和严重身份盗窃罪。若前两项中的任何一项罪名成立,他将面临20年的“牢狱之灾”。最后一项罪名的最低刑期至少为2年。  

 

  

本文转自d1net(转载)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关于5G被激烈讨论的那些争端和冲突
查看>>
AlphaZero进化论:从零开始,制霸所有棋类游戏
查看>>
.NET仓储模式高级用例
查看>>
如何理解 Laravel 的 Ioc 容器
查看>>
代码艺术家之JS
查看>>
Microsoft Azure Site Recovery (2) 配置虚拟机保护
查看>>
具有邮件功能的用户和联系人有什么区别?-Exchange2003系列之八
查看>>
ORACLE学习笔记--性能优化4
查看>>
毕啸南专栏 | 对话李开复:AI科学家的转型之路
查看>>
iphone: 可编辑的tableView Move&Delete
查看>>
linux shell “(())” 双括号运算符使用
查看>>
Asp.net Ajax Accordion控件的用法
查看>>
WMI使用小工具——WMI代码生成器(转)
查看>>
测试我用WLW在CSDN上的第一篇博客
查看>>
爱上MVC3系列~使用视图模型的好处及与数据模型之间的赋值问题
查看>>
jQuery中的join方法
查看>>
Java内存模型小析之原子性和可见性(二)
查看>>
JSP取得绝对路径
查看>>
Python Module_os_操作系统
查看>>
阿里云异构计算产品家族之数据智能,加速AI智能创新
查看>>